
1、市場萎縮,大部分市場都是央企、國企、大型企業在做,他們成為“二房雇主”,民營企業成為“施工隊”,拿他們手中拿活干、找食吃。
2、成為官辦中介的“唐僧肉”,一年做多少次檢測、安評、能評、水土保持、防雷防震、標準化、各種方案,都是政府發文,某些人推動催辦,中介給提供“服務”,基本上還是中介定價,費用奇高。
3、某些人招待的“二餐廳”。由于某些個別地方個別單位沒有招待費,上邊來人、聯合檢查、聯絡關系都由企業餐廳安排便餐,有個企業一年安排了200多頓飯,企業主還得天天陪同,吃飯還是給面子了,一般的地方還不去。
4、被檢查的重點對象。安檢、環保、水利、自規、電力等不同職能部門,隔三差五的檢查,檢查后就是整改、驗收,無休無止。
5、個別貪污犯的影子公司、控股公司、保護傘公司,由某些人給罩著,疏通關系,甚至參與招投標拿到業務。沒有人罩著的公司被處罰多,很少能拿到某些部門的建設項目、補助項目、單項業務。沒有關系不好經營,不好占領市場特別國家項目的市場。
6、某些政府、政府部門拖欠工程款的主要單位,換了幾屆領導,總找各種理由不給解款。幾個科局長真能弄垮一個公司。
7、成為違法占地經營的主陣地,由于得不到土地指標,省重點項目、國家項目占用了指標。只能未批先建,個別廠子衛片執法被拆除廠房、車間損失慘重。
8、貸款較難,一般銀行是嫌貧愛富,重點支持規模以上企業,中小微企業貸款較難。
當前,破解民營經濟發展困境,需要企業自身努力,也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支持。必須針對民營經濟發展的痛點、難點問題,急企業之所急,想企業之所想,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,營造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良好環境,不斷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。
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十九大精神。要始終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方針政策不變。面對近來“讓民營經濟離場”等奇談怪論,要理直氣壯予以駁斥,讓民營企業經營者安下心來,心無旁騖創業創新創造,踏踏實實辦好企業。
二是確保有關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落實落地落細。一分部署,九分落實。要加快落實的步伐,切實解決“最后一公里”問題,讓民營企業真正有辦事便捷感、政策獲得感和財產安全感。
三是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。政府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,要保證對各種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,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。減少并逐步取消阻礙民間投資進入壟斷領域的附加條件,清理各種對民營企業的歧視性做法。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土地、資金、人才等方面的難題,大力降低企業綜合營商成本,切實保護營商主體的合法財產權益和投資利益。
四是進一步落實好減稅降費措施。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,保障有前景、有市場、有技術但暫時出現流動性困難的民營企業融資渠道暢通。要采取建立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等方式,真正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、融資貴問題。
五是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。努力營造鼓勵創新、允許試錯、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,像尊重科學家一樣尊重企業家,像尊重老師一樣尊重“老總”。要用透明的法治環境穩定預期,弘揚企業家精神,保護企業家才能,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。要讓企業家在社會上有地位、在政治上有榮譽、在經濟上有實惠、在事業上有成就,讓他們切身感受到社會的信任和尊重,充分激發他們創業創新創富的精神。